大学生是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在疫情面前,我们青年学生有责任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担当,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患难。随着疫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院学子们响应号召,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赴社区(村)开展抗疫志愿服务活动,用无私的奉献,点亮希望之光。
一篇篇工作日志,记录了志愿者的心路历程,展现了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风貌,现在来一起走进沈佳桢和黄晴同学!
奉献与担当铸就美好明天
我叫沈嘉桢,来自河北大学文学院,是2019级中国语言文学类4班的班长,同时也是文学院志愿者分队的一员,家住浙江省海宁市。防疫期间,我看着网络上各行各业的中国人同心协力对抗疫情,深受触动,也想为社会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于是提交申请,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者。
我的任务是每周五下午在社区门口为进入小区的人员测体温、以及为没有出入证的外来人员做登记。由于我是第一次参加社区志愿活动,缺乏经验,所以种种程序进行得比较慢。但是来访人员都十分配合我的工作,社区里的老人还时常用家乡话和我唠唠家常,虽然处于疫情期间,但却让我感觉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做志愿者很苦也很累,但当我看到小区居民那一双双充满希望的眼睛时,我就觉得所有的苦和累瞬间都消失了。此次社区志愿活动,让我感受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在现实中真正的看到了什么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渐渐明白了什么是奉献与担当。
逆行而上的医护人员撑起中国的希望,社区坚守的志愿者们守候家园的平安。众志成城,无坚不摧,春天终会到来,疫情总会过去,生活必将更加美好!
坚守初心担使命 众志成城抗疫情
我叫黄晴,来自河北大学文学院2018级中国语言文学类3班。新春,本应是中华儿女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节日,却不想,新冠病毒席卷全国,打破了往年的欢乐与祥和。随着全国警报的渐次拉响,各个小区、村落开始严控人员外出,我也成为了我们村镇大学生突击队中的一员,在抗击疫情中积极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说实话,每天巡逻、执勤不可谓不枯燥,尤其是在疫情严重的时期,可能在路上半天也见不到一个人,但这样的枯燥反而让我感到庆幸,这说明:农民对疫情的严重性也有着清晰的认知,大家纷纷响应国家号召,不再走亲访友。而大喇叭时时刻刻的广播、村口拦下的极少数由于非特殊原因想要出村的村民、还有有人需要紧急就医时村干部帮忙联系的救护车……这一切的现实都在告诉我不必担心、也不必焦虑,因为有这样良好的管理,有这样配合的群众,疫情总会过去。
我非常庆幸我选择了成为志愿者,为国家抗击疫情做出了一份贡献。或许这贡献可能微不足道,但我仍然感到非常骄傲,因为我真正地为国家、为我们村做了一点事情,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感到我的价值得到了实现,也让我亲身见证了中国的强大,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愿在种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