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处暖阳|文学院温馨探访王金铭老教授
日期:2021.04.24 信息来源: 浏览量:

对绝大多数90后的河大学生来说,王金铭教授的名字并不为人所熟知,他的人生故事零星流传在文学院师生言谈中。“望之俨然,即之也温”,这是学生对他最直观的感受,鹤发朱颜,精神矍铄,谈笑间平易近人,举手投足尽显文人风范。

作为德高望重的现当代文学专业教授,王老先生本身就是文学院成长变迁的见证人。河北大学文学院是一个积淀深厚,充满严谨治学之风的地方,历经了七十余载春秋,从这里走出过很多如顾随、雷石榆等老一辈学者,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前辈学者筚路蓝缕,王老先生作为后继者更是不懈努力。他跟同学们谈到自己当年在中文系读书的岁月,王老曾受教于詹锳、裴学海、黄绮等著名教授,这为他日后的治学和教学之路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有学生形容他的授课风格犹如溪行山涧,于涓涓细流之中见出潇洒气韵,多年之后依旧令人难忘。

image.png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王金铭教授退休之后依然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继续在文学院从教十七年,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华文化培育新苗,保存火种。另外,王老先生还将自己就读河北大学中文系期间,学校印发的《现代汉语》、《写作与修辞》、《逻辑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古典散文》、《古诗歌》、《中国古典小说选读》、《中国古典戏曲选》、《外国文学教学大纲》、《俄罗斯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先秦部分)》、《鲁迅作品研究》等共16册讲义,以及王老先生本人的19册学习笔记一同捐赠给校档案馆。这些讲义和笔记,都是研究河北大学当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育人理念的重要史料,弥足珍贵。

风云过目常矫首,桃李成林赖躬亲。与河大文学院结缘的这几十年,王金铭教授的赤子气概依旧如日月般皎洁,他的心也为教育事业燃烧了一辈子,这与他身上属于文人的骨鲠气质分不开。

王老先生是经历过特殊年代的知识分子,环境造就了这一代人的不怕苦不怕输的乐观精神,即便处于人生的低谷或是逆境,他们身上也会洋溢者生命的焕发,毫无凄凄切切。拜访过他的学生们都说王老先生很风趣,总是寓教于乐,他曾跟学生讲过几个亲身经历的故事,无一不显示出他一身“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文人风骨。王教授总是告诫学生们要做一个有深度的人,不论何时都不能忘记文学人的初心和使命。

辗转十秩沧桑,河北大学能拥有今日之成绩,离不开像王金铭这样的老教授的默默坚持和辛苦付出,他们把自己一生的热情都奉献给了三尺讲台,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image.png


最新动态 Latest news

河北大学文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College of Literature Hebe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50074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