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1日上午,河北大学文学院“论道燕赵”系列讲座之“日常生活中的村落传统”于新区教学楼B2-641开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山东大学特聘一级教授刘铁梁主讲。河北大学副教授马兰主持。
首先,刘铁梁教授提出目前我们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不足与保护政策不完善的问题,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否充分考虑了人民的需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刘铁梁教授指出,传统村落保护的难题是空心化与过度开发,对农村的改造是基于城市人的需要,当下依然存在着农村文化被边缘化的危机。现有的村落保护偏重于建筑与景观,相对忽略了村落生活文化传统的保护。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是建立在村落转型基础上的,我们应遵照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允许村落在不断变动中向前迈进。
刘铁梁教授深度解释了自己在民俗学中提出的“劳作模式”与“交往模式”的概念,援引了一系列真实的事例进行阐释,其“劳作模式”的观点与“实践民俗学”的观点不谋而合。他强调,我们在学术探索的路上要重视自身主体性,“知己知彼”是深入理解理论的前提。
最后,刘铁梁教授向我们展示了北京市密云区石城村的石头画、司马台村的“古北水镇”、海淀区西北旺幼童少林五虎棍会与邢台市某村庄的醮会,并介绍其发展现状,再次呼吁我们在做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时,要正确认识其真实性与合理性。
刘铁梁教授的讲话,对河北大学以民俗学为主导的学科建设、对河北农村的社会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讲座结束后,刘铁梁教授又与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座谈,亲切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现场掌声迭起,气氛热烈。
刘铁梁教授讲座
刘铁梁教授与文学院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