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詹锳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暨詹锳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于2006年6月11日至13日在我校隆重举行。党委书记左晓光、副校长王俊祥出席了会议。
詹锳先生是我国当代文史学界的知名学者、教育家,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享有崇高威望。他1916年出生于山东聊城,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大。解放前先后在浙江大学、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安徽大学、山东师范学院等高校任教。1948年赴美留学,1953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同年,他冲破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毅然回到祖国怀抱,并于次年至天津师范学院(河北大学前身)任教。直至1998年去世,共在我校任教44年,多次受到党和国家表彰,1991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荣获“人民教师”称号,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詹锳先生一生笔耕不辍,著述等身。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艺理论和国际汉学研究方面的知名专家,在唐诗研究和古代文论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李白诗文系年》、《李白诗论丛》、《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 文心雕龙>的风格学》、《< 文心雕龙>义证》等一系列论著在学术界享有盛誉;在长达60年的从教生涯中,他始终甘为人梯、扶持新竹,以虚怀若谷的长者之风,培育了几代学人,是我校中文系资深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点、博士点的开拓者和创建者、第一学术带头人。
在6月11日的纪念大会上,詹福瑞、葛景春、刘崇德等先生分别致辞,集中总结了詹锳先生在治学、任教、为人等方面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学术思想方面,詹锳先生较早提出文学研究是科学的主张。他认为,文学创作虽然不是科学,但文学研究却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这便维护了文学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从这一思想为出发,詹锳先生始终坚持无徵不信、严谨求实的学风,对待任何研究对象都以占有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前提。同时,他也并不固守祖宗家法,而是以开放的学术态度和广阔的学术视野形成其中西兼取的文学思想体系。在教育方法、教育思想方面,詹锳先生长期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来塑造人、培养人,从不因为任何原因而放松要求,降低标准。他热情鼓励学生独立的创造精神,反对学术研究的因袭之风,更反对学术成果的模仿和抄袭。同时,他积极倡导以科研带动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了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为学如此,为人亦如此。詹锳先生怀有深厚的爱国热忱,学生时代就曾参加“一二•九”运动,五十年代初更不顾阻挠回到祖国。他一生为人正派,光明磊落,对任何人均一视同仁,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他平等待人,谦虚谨慎,即使在后学、门生面前也从不居高临下,不以长者自居。他所展示的学者风范和人格魅力是后世学人学习的楷模。
詹锳先生的亲朋好友、弟子门生以及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专家学者40余人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