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基本情况简介
陈黎明,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国当代文学与域外文学关系、中国当代小说以及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主持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重点项目2项(其中一项为重点项目),主持并完成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合著2部,参编教材4部,在国内报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省、市级科研奖励8次。
二、个人学术成果目录
(一)代表性论文
1.《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与“寻根”小说》(CSSCI)(《文学评论》2006第2期)
2.《鲁迅、茅盾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CSSCI)(《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3.《论五四新文学与出版业的互动关系》(CSSCI)(《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此文先后被《高校文科学报》2002年第5期摘要刊出,《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
4.《控制与自由之间:“五四”后新文学与出版业的互动效应》(核心)(《学术探索》2004年第10期)
5.《魔幻现实主义与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人的观念的嬗变》(CSSCI)(《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6.《论新时期中国小说的孤独母题》(核心)(《兰州学刊》 2007年第11期)
7.《“真实”的边界——重读〈百年孤独〉》(核心)(《名作欣赏》2008年第8期)
8.《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魔幻意象的创造》(CSSCI)(《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0年第1期)
9.《“新民”视野下梁启超的文学改良观》(核心)(《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
10.《失真的想象——论电视剧〈倾城之恋〉对原著的通俗化改造》(核心)(《当代电视》2011年第7期)
11.《莫言小说中的魔幻及其复杂构成》《学术界》(CSSCI) 2015年第8期
12.《经典的生成与衍化——〈白鹿原〉接受史考察》(《甘肃社会科学》(CSSCI) 2016年第5期)
13.《当代作家代际命名的合法性及其问题》(《南方论丛》2016年第5期)
14.《精英与民间的话语碰撞——试论莫言小说的语言风格之争》(CSSCI)《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8年第12卷第2期。
15.《时代激流中的“闯入者”——新中国成立后赵树理文学命运解析》(CSSCI)(《山西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
16.《跨媒介接受与民族化改造——论余华作品在韩国的传播与接受》(《肇庆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17.《文学地理与阎连科的乡土叙事》(《宁波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
18. 《文学编辑与1980年代中国文学生产——以先锋文学潮流的形成为例》(CSSCI)(《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
19. 《“经”与“权”的辩证法——重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两个基本原则》(CSSCI)(《甘肃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
20.《第一次文代会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燕赵中文学刊》第1辑,2022年7月)
21. 《由文学习语到文学创语——中国当代作家魔幻叙事的文学历程与民族化转向》(《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3年第2期)
22. 《文学的地方政治与中国当代作家魔幻叙事的异质化书写》(CSSCI)(《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23年第2期)
(二)著作
1.《魔幻现实主义与新时期中国小说》(独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中国当代文学典型文本与典型现象的多维透视》(独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23年版。
2.《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参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创造》(参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4.《中国现代文学史精编》(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5.《中国现代文学史 1917-2013》上、下(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6.《中国现代文学史 1915-2016》上、下(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7.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参编),科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
(三)科研项目
1.主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时期中国小说的孤独意识”。研究起止时间:2006.6-2007.7,省教育厅资助,已结项。
2.主持2009年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新时期中国小说中的魔幻意象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09.6-2011.7,省社科联资助,已结项。
3.主持2014年度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异质同构与跨文化对话: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研究起止时间2014.6-2015.10,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资助,已结项。
4. 主持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制度与新时期文学经典化建构研究”,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资助,已结项。
5.主持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制度与新时期文学经典化建构研究”, 省社科联资助,已结项。
6.主持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当代作家魔幻叙事的民族化传统研究(1979—2019)”,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在研。
7. 主持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研究重点项目:“典型文本与中国当代文学观念的互动研究”,河北大学燕赵高等研究院,已结项。
(四)获奖
1.2007年获得河北省作家协会2006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
2.2009年获得河北省第五届文艺评论专著奖。
3.2010年获得第十二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4.2016年获得保定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优秀成果奖。
5.2017年获得第九届河北省文艺评论奖文章类一等奖。
6.2019年获得第十届河北省文艺评论奖一等奖。
7. 2021年获得第十届河北省文艺评论奖一等奖。
8. 2023年获得第十届河北省文艺评论奖三等奖。
(五)2016-2024学术交流情况(参加学术会议时间、地点、会议名称,受邀做学术报告情况)
1.参加2016年10月22-23日,由西北大学在陕西省西安主办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2.参加2017年4月15-16日,由潍坊学院在山东省潍坊主办的山东社科论坛“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学术研讨会。
3.参加2017年9月11-12日,由宁波市文联、《江南》杂志社、市委宣传部在浙江省宁波主办的“帕蒂古丽新作《最后的王》研讨会”。
4.参加2017年7月21日-24日,由中国新文学学会、湖南省文联、湖南师范大学在湖南省长沙主办的“中国新文学学会第三十三届年会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境遇与走向’学术研讨会”。
5.参加2017年11月20日-24日,由华侨大学在福建省泉州主办的“中华文化与丝路文明”暨第三届饶宗颐与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6.参加2018年11月2日-4日,由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兰州省举办的“一带一路”文化背景下的西部文学高峰论坛。
7.参加2018年12月7日-8日,由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在海南省海口主办的“跨学科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
8.参加2019年11月29日-30日,由南京大学文学院在江苏省南京主办的“陈瘦竹与当代中国戏剧学术”研讨会。
9. 参加2020年10月30日-11月1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10. 参加2021年4月2日-4日,由苏州大学文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创新”高级研讨会。
11. 参加2022年11月12日-13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与西北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22届学术年会暨“百年党史背景下当代文学的演进与经验”学术研讨会。
12. 参加2022年12月17-18日,由中国新文学学会、河南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新文学学会第35届年会暨中国现当代文学跨学科研究论坛”研讨会。
13. 参加2023年5月17日-19日,由浙江工业大学人文通识教育中心主办的“新时代大学人文通识教育创新发展论坛” 研讨会。
14. 参加2023年11月10日至13日,由中国新文学学会、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新文学学会第36届年会暨“新境遇·新问题·新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创新论坛” 研讨会。
15. 参加2024年4月12日-15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苏州大学文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文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创新” 研讨会。